在小时候读《封神演义》时专业的股票配资平台,比干被“挖心”那一幕总让我感到心痛。他是一位忠诚的大臣,却被狐妖妲己陷害,最终惨死。比干失去了那颗“七窍玲珑心”后,他竟然没有马上死,而是走上街头,找到了一位卖空心菜的老妇人,问她:“人无心能不能活?”老妇人答道:“人没有心,怎么可能活?”听到这话,比干顿时面如死灰,捂住胸膛倒地而亡。
每次读到这一段时,我总是忍不住想,如果老妇人回答“无心也能活”,那比干是否会有机会存活下来?在我们看来,商纣王昏庸无道,周武王仁德贤明,周朝的崛起代表了正义。商朝的暴政和妲己的妖邪让我们都希望周朝尽早推翻商朝,结束这个祸国殃民的政权。既然商朝如此腐败,那么帮助商纣王的臣子一定是“助纣为虐”的奸臣。然而,为什么后世的忠臣死谏时常将自己比作“比干”呢?作为商纣王的臣子,哪里谈得上“忠诚”呢?
展开剩余80%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站在“上帝视角”来看问题,在这个视角下,商朝是反派,周朝则是正义。比干应该像姜子牙那样,在看到商纣王昏庸之后,立即断绝关系,去辅佐更为贤明的周武王。姜子牙可以轻松地“弃商投周”,没有什么心理负担,但比干做不到,因为他的身世和人生经历让他无法这样做。
首先,比干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臣子,他是商纣王的叔父。他从二十岁起便开始辅佐商朝的先帝治理国政,直到先帝去世后,他接过托孤重任。可以说,比干是陪伴商纣王成长的,也像是亲手将他培养出来的,就像诸葛亮辅佐刘禅一样。忠良之臣,虽然知道自己的帝王不才,但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职责,而是认为自己没有做够,责任在自己身上,而非指责帝王的无能。
当商纣王刚继位时,在比干的辅佐下,商朝一度强盛,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腐化。甚至,女娲因比干的忠诚赠予了他一颗“七窍玲珑心”,希望他更好地辅佐商纣王。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商纣王的性格发生了变化,变得骄傲自大,逐渐目中无人,甚至对天神产生了非分之想。
一天,他看到女娲的画像,竟对她心生了凡人之情。作为帝王,他理应关注国家大事,却偏思念天神,女娲感到愤怒,决定除掉他,另立贤王。然而,商纣王的两个儿子都不是贤明之主,最多延续商朝百年。因此,女娲决定采取行动,帮助商朝迅速灭亡。
这个计划的实施,依赖于妖族的帮助,因为妖族不受天神管辖,能够在三界内不受天罚。女娲找到了三只大妖,要求她们去蛊惑商纣王,加速商朝的灭亡。条件是不能伤害忠臣和百姓。三只妖精欣然答应,并开始实施计划。
其中,狐妖化作美人妲己进入后宫,诱惑商纣王,整日沉溺其中。其他两只妖也化作美人,成为纣王的宠妃。而最后一只妖,琵琶精,因技艺不足被姜子牙捕获。姜子牙看到纣王沉迷妖妃,知道商朝已无救,劝比干一同离开,但比干由于忠诚于纣王,无法轻易放弃。姜子牙明白比干的忠诚,预感到他将被妖族所害,于是送给比干一张神符,希望能保他一命。
随着宫殿的完工,妲己的妖术愈发得逞,纣王陷入了妖魔的圈套。当比干发现了妖精的后代,愤怒地带兵剿灭了她们,并烧掉了妖精的洞府。妲己愤怒至极,为了报复比干,策划了一个毒计。她装病,谎称只有获得“七窍玲珑心”才能痊愈。此时,比干仍然不相信纣王会对自己下手。然而,纣王在妲己面前痛苦不已,终于下令取比干的心。
比干无法相信,自己这么多年来辛心辅佐的帝王,竟然为了一个妖精,而下令剖开他的胸膛。当他将心交给纣王时,心情复杂,不知是悲痛还是绝望。纣王接过心,却毫不关心比干的死活,匆匆跑向妲己的身边。
比干此时心如死灰,他意识到自己一生辛勤的努力和忠诚,换来的却是背叛和冷漠。失去心脏的比干并没有立刻倒下,而是被姜子牙的神符水保住了一命。步履蹒跚的比干走到了街头,遇到了卖空心菜的老妇人。问她:“人无心能活吗?”老妇人答:“人没有心,怎么可能活?”比干听到后,心如刀绞,终于死去。
如果比干想活下去,他本有机会,但他无法忍受自己亲手培养的纣王变得如此昏庸,商朝即将走向灭亡,曾经辉煌的盛世即将崩塌。在这个打击面前,他已经心死如灰,选择了放弃生命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宇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